徐安英,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江苏科技大学蚕研所研究室副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蚕种质资源保存中心负责人、江苏省遗传学会理事、江苏省核农学会理事、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蚕业科学 》编委;镇江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蚕研所支社主委。
主要科研方向:
一、家蚕分子生物学研究;
二、家蚕及蓖麻蚕种质资源研究
三、家蚕遗传育种;
主要研究成果:
创建了家蚕耐氟化物污染、耐NPV病 、低丝胶率、天然彩色茧等多种特色蚕种质,先后培育了1对全龄桑叶含氟量100mg/kg以上条件下饲养仍能发育正常,其它经济性状达到或超过实用品种水平的家蚕耐氟品种,1对家蚕抗NPV病品种。用SSR分子标记构建了384份家蚕种质资源指纹图谱,筛选了家蚕耐氟、不感染DNV、黄茧、多星纹、鹑斑等相关基因的SSR标记,并构建了相应的分子连锁图,进行了抗逆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家蚕耐氟、黄茧、绵茧等突变的差异蛋白组学研究。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近30篇。发明专利两项,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奖 一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代表性项目:
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基础性研究项目、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子课题、国家“863”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平台项目、江苏省高技术项目等。
在研项目:
主持“十二五”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种质资源评价,项目总经费350万元。
代表性文章:
1. Analysis or the genomic sequence of Philosamia Cynthia nucleopolyhedrin virus and comparison with Antheaea pernyi nucleopolyhedrin virus,BMC Genomics,14:115,2013
2. 用分子标记技术检测家蚕品种的抗BmNPV性能. 江苏农业科学.2013.4(已接受)
3. 家蚕绵茧突变差异蛋白组学分析,蚕业科学,2012.36(6):1037-1042,2012
4. Cloning, characterization,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a novel BmGDAP1 gene from Bombyx mori, involved in cytoplasmic polyhedrosis virus infection. Gene, 2012, DOI: 10.1016/j.gene. 01.037. 2012
5. Novel protein of IBP from Bombyx mori, involved in cytoplasmic polyhedrosis virus infection, J Invertebr Pathol, 2012,(DOI: 10.1016/j.jip. 02.011.2012.)
6. 家蚕对农药杀虫双的耐受性试验,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7):164-166
7. 家蚕耐氟近等基因系SSH文库的构建及部分差异基因的分析 蚕业科学.2011.37(1):0045-0051.
8. 对家蚕多星纹基因ms的SSR标记定位分析蚕业科学.2011.37(3):0400-0405.
9. 家蚕黄血近等基因系差异蛋白组学分析,蚕业科学, 2010,36(2):250-255
10. 对家蚕多星纹基因ms的SSR标记定位分析,蚕业科学,37(3):400-405,2011
11. 家蚕耐氟近等基因系SSH文库的构建及部分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蚕业科学,2011,37(1):45-51,
12. 利用SSR标记对家蚕卵非胶着性基因(Ng)进行定位分析,蚕业科学, 2010,36(6):1037-1042,
13. 家蚕黄血近等基因系差异蛋白组学分析 蚕业科学,2010.36(2):243-248.
14. 利用SSR标记对家蚕卵非胶着性基因(Ng)进行定位分析. 蚕业科学,2010.36(6):1037-1042.
15. 家蚕黄茧近等基因系SSH文库的构建及部分EST序列分析 蚕业科学. 2009.35(3):486-493.
16. SSR based linkage and mapping analysis of C, a yellow cocoon gene in the silkworm, Bombyx mori [J].Insect Science.2008,15(5) 399-404.
17. 利用SSR标记对家蚕耐氟基因进行连锁定位分析 蚕业科学..2008.34(2). :191-196.
18. 蚕种质资源研究进展及展望 中国农业科学 2007.40(增).
19. 用分子标记技术检测家蚕品种的抗BmNPV性能,江苏农业科学(已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