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辽宁研招网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 B体育·(sports)官方网站大纲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有机化学B体育·(sports)官方网站大纲


  第六章立体化学
  1.分子的手性,对映异构,对映体,对称因素。
  2.手性分子的性质-旋光性,旋光仪和比旋光度,旋光性与结构的关系。
  3.具有一个手性中心的对映异构的构型的表示法,构型标记法(D/L法、R/S法),外消旋体的性质。
  4.具有两个不相同手性碳原子的对映异构和具有两个相同手性碳原子的对映异构。
  5.第一个手性中心的产生和第二个手性中心的产生。
  6.脂环化合物的顺反异构和对映异构。
  7.丙二烯型化合物和联苯型化合物等不含手性碳的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第七章卤代烃相转移催化反应邻基效应
  1.卤代烷、卤代烯烃和卤代芳烃的命名和制法。
  2.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消除反应,与金属反应,还原反应。
  3.亲核取代反应机理(SN1,SN2反应机理,邻基效应)及影响因素。
  4.消除反应的机理(E2,E1机理,消除反应的取向)及影响因素。
  5.取代和消除反应的竞争,烷基结构、亲核试剂、反应温度、溶剂等的影响。
  6.卤代烯烃和卤代芳烃的化学性质。
  7.卤代烃的制备。
  第八章有机化合物的波谱分析
  1.分子吸收光谱和分子结构。
  2.分子振动与红外光谱的基本原理,分子振动自由度与峰数,分子的偶极矩与峰强,键与吸收峰位置,影响峰位变化的因素,红外光谱的解析。
  3.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化学位移,自旋-自旋相互偶合,1HNMR图谱的解析。
  4.紫外光谱的基本原理,发色团与助色团。
  第九章醇和酚
  1.醇和酚的分类、构造异构,命名和结构。
  2.醇和酚的制法,工业合成及实验室制法。
  3.醇和酚的物理性质和波谱性质。
  4.醇的反应--醇的酸性和碱性,醇的氧化,醇和无机含氧酸作用-氢氧键断裂生成酯的反应,卤化作用(C-O键断裂),醇的脱水反应(C-O键断裂),多元醇的特性,热消除反应。
  5.酚的反应--酚的酸性,成醚及成酯,与FeCl3的颜色反应,芳环上的反应,氧化反应。
  6.醇、酚的来源及其重要应用。
  第十章醚和环氧化合物
  1.醚和环氧化合物的命名、结构和制法。
  2.醚的物理性质和波谱性质。
  3.醚和环醚的化学性质:
  盐的生成,醚键的断裂,过氧化物的生成,Claisen重排,环氧化合物在不同条件下的开环反应。
  第十一章醛、酮和醌
  1.醛、酮和醌的命名,结构和制法。
  2.醛和酮的物理性质和波谱性质。
  3.
  羰基化合物的亲核加成反应,羰基化合物
  ?-碳上活性氢的反应, Wittig反应,醛酮的氧化和还原。
  4.α,β-不饱和醛、酮的加成反应(1,4-亲电加成、1,4-亲核加成)。
  5.醛和酮的制法。
  6.醌的化学性质。
  第十二章羧酸
  1.羧酸的分类、命名、结构。
  2.羧酸的物理性质和波谱性质。
  3.羧酸的酸性及影响因素,羧基中羟基被取代的反应,与有机金属化合物反应,羧基中羰基的还原反应,?-氢原子的取代反应,羧基的脱羧反应。
  4.羟基酸和氯代酸的酸性,脱水反应和?-羟基酸的分解。
  5.羧酸的制法。
  第十三章羧酸衍生物
  1.羧酸衍生物的分类、命名、结构。
  2.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和波谱性质。
  3羧酸衍生物的水解,醇解,氨解反应,与Grignard试剂反应,还原反应,酯缩合反应,及酰胺的失水和Hofmann降解反应。
  4.羧酸衍生物亲核取代反应机理。
  5.羧酸衍生物的制法。
  第十四章β-二羰基化合物
  1.酮-烯醇互变异构及影响因素。
  2.乙酰乙酸乙酯的合成、性质及在合成中的应用。
  3.丙二酸酯的合成、性质及在合成中的应用。
  4.其它含活泼亚甲基的化合物,Knoevenagel缩合和Michael加成。
  第十五章有机含氮化合物
  1.脂肪族和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性质。
  2.胺的分类,命名,物理性质和波谱性质。
  3.胺的反应(碱性、烷基化、酰基化、与亚硝酸的反应、胺的氧化、芳胺的特性、Mannich反应)。
  4.胺的制法(氨的烃基化、含氮化合物的还原)。
  5.季铵盐和季铵碱
  6.重氮化反应,重氮化合物在在合成上的应用。
  6.腈的命名,性质。
  第十六章有机含硫、含磷和含硅化合物
  1.有机含硫、含磷和含硅化合物的分类、命名以及性能和应用
  2.含硫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合成与反应
  3.含磷化合物的重要反应:形成季磷盐的反应、维狄希(Wittig)试剂及其反应。
  4含硅化合物:卤代硅烷及硅醇、硅氧烷的合成及其应用
  第十七章杂环化合物
  1.杂化化合物的分类、命名、结构及其芳香性。
  2.五元杂环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和常见五元杂环化合物。
  3.六元杂环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和常见六元杂环化合物。
  4.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有机化学》,高鸿宾主编(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四版。
  1.《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主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二版。
  2.《有机化学》,胡宏纹等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三版。
 

B体育·(sports)官方网站帮最新B体育·(sports)官方网站更多

B体育·(sports)官方网站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