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及考试科目

专业列表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010108科学技术哲学020101政治经济学020105世界经济020200应用经济学020204金融学(二)020206国际贸易学(二)030101法学理论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030104刑法学030105民商法学030301社会学03
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
本专业研究方向为价值论、认识论,社会发展理论,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哲学素养、较强理论分析能力,熟悉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及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等方面的学术研究及相关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本专业现有教授4名,副教授多名,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完整,科研成果显著。
指导教师:陈新汉教授、吴德勤教授、王天恩教授、闵冬潮教授及副教授多名。
研究方向:01.价值论、认识论
02.社会发展理论
03.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
招生人数:10
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646马克思主义哲学(一)
4.874中国哲学史或875西方哲学史
5.中国哲学史或西方哲学史(复试科目)
备 注:初试选考中国哲学史,复试西方哲学史;初试选考西方哲学史,复试中国哲学史。复试科目参考书目同初试科目。
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
本专业培养具有科技哲学理论素养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应掌握科学技术哲学的基本理论及其发展动态,了解科技哲学的发展线索、主要流派和研究方法,能够思考和解决科技政策及科技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等现实问题,能够独立从事科技哲学方面的学术研究及其相关管理和教学等工作。
上海大学的科技哲学专业拥有一支精干的师资力量,现有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1人,都拥有名校的博士学位;其中王天恩教授是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目前,梯队成员共承担并完成国家课题3项,在研省部级课题1项。梯队成员在国家级重要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其中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3篇,《哲学研究》3篇,《自然辩证法研究》等专业杂志有几十篇。出版的著作有:《技术创新的社会建构》、《理性之翼——人类认识的哲学方式》、《科学发现中的模型化推理》(译)、《技术现象学初探》、《当代西方科学观比较研究:实在、建构和实践》、《反思知识经济》、《工程哲学》(译)等。这支队伍曾获得曾宪梓教育基金奖、宝钢基金优秀教师奖、上海市名师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多项奖励。该专业在科技哲学中的描述论、建构论、文化论及创新论等领域在全国有一定影响。
指导教师:王天恩教授、徐琴副教授、杨庆峰副教授、周丽昀副教授
研究方向:01.科学哲学
02.技术哲学
03.科学、技术与社会
04.科技政策与科技管理
05.逻辑与科学方法论
招生人数:6
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647科技哲学
4.874中国哲学史或875西方哲学史
5.中国哲学史或西方哲学史(复试科目)
备 注:1.初试选考中国哲学史,复试西方哲学史;初试选考西方哲学史,复试中国哲学史。复试科目参考书目同初试科目。
2.科技哲学涉及科学技术的基本知识,因而欢迎理工科背景的考生报考。
3.科技哲学专业涉及西方科学技术哲学的外文文献,因而需要考生具有良好的外文能力。
020101 政治经济学
本研究方向的特色: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为指导,通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研究,以及对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理论上的发展和创新展开深入的研究,致力于构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运行和未来发展进行应用研究。(1)借鉴和吸收经济学研究方法上的新发展,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的方法论基础。(2)通过方法论上的创新,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逻辑体系做进一步的完善和创新。(3)对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实践活动,包括立足于中国人口众多的现实、致力于解决城乡差距、拓展新型工业化路径、在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的条件下促进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及收入分配与区域经济的协调与发展等方面进行对策性研究。
指导教师:刘铮教授、徐鼎亚教授、翁志勇副教授、艾慧副教授等
研究方向:01.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
02. 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与社会转型
03. 经济全球化与当代资本主义
招生人数:10
考试科目: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
3. 303数学三
4. 876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5. 现代经济学(复试科目)
备 注:参考书可由上海大学出版社联系邮购。
020105 世界经济
本专业以世界经济理论、服务贸易理论与政策、跨国公司与国际直接投资、区域经济一体化为主要研究方向,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既掌握国际经济前沿理论,又具有本学科研究和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重视学术队伍培养,师资力量雄厚,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和上海市科研项目,有着能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坚实基础。
毕业生主要在高等院校、政府部门、公司从事教学、科研、政策研究和公司管理。
指导教师:王建华教授、顾卫平教授、沈瑶教授、董有德教授、韩太祥副教授等。
研究方向:01. 世界经济与国别经济
02. 跨国公司与国际直接投资
03. WTO与中国对外经济贸易
招生人数:8
考试科目: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
3. 303数学三
4. 827现代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5. 世界经济学(复试科目)
备 注:本专业不招同等学力。
020200 应用经济学
本学科旨在培养具有坚实的现代经济学理论基础,具备宽阔视野、创新能力和组织策划能力,社会经济工作适应性强,并具有独立研究和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本学科师资队伍素质高,结构合理,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教育部重大课题,一批省部级和上海市的科研项目,具备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研究与应用基础。自1996年以来,本学科已培养一千多名硕士研究生,毕业生主要在高等院校、政府部门、公司企业从事教学、科研、政策研究和公司管理,为国家和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指导教师:01方向:应益荣教授、李武副教授、黄学庭副教授等;
02方向:王国松教授、桂詠评副教授、李双副教授等;
03方向:陈信华教授、赵贞玉副教授、杨奇志副教授等;
04方向:史东辉教授、唐豪教授、巫景飞副教授等;
05方向:李骏阳教授、聂永有副教授等;
06方向:唐豪教授、祝波副教授、周洛华副教授等;
07方向:沈瑶教授、何树全副教授、董勤副教授等;
08方向:董银果教授、殷凤副教授、韩太祥副教授等;
09方向:吴解生教授、陈秋玲副教授、祝影副教授、何丰副教授等;
10方向:倪中新副教授、叶明确副教授,应益荣教授等;
11方向:董有德教授、刘铮教授等;
研究方向:01. 金融工程
02. 货币银行
03. 金融市场与风险管理
04. 产业经济理论与产业政策
05. 商贸与流通产业
06. 服务产业与投资
07.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08. 国际服务经济与贸易
09. 区域经济与城市经济
10. 经济统计与数量分析
11. 劳动经济与社会保障
招生人数:研究方向1-3:35名
研究方向4-6:18名
研究方向7-8:23名
研究方向09:5名
研究方向10:5名
研究方向11:4名
考试科目:1、初试科目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方向4-6: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3. 303数学三
4. 827现代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
2、复试科目
研究方向1-3:货币银行学与国际金融学概论
研究方向4-6:产业经济学
研究方向7-8: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研究方向09:区域经济学
研究方向10:应用统计学
研究方向11:劳动经济学
备 注:本学科各方向不招收同等学力人员。
020204 金融学(二)
本专业研究方向为金融市场与金融政策。
金融市场与金融政策方向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扎实的经济学和金融学基础理论,熟悉金融市场的运作,能够从事金融实务的高质量人才。毕业生可以在各类金融机构从事投资银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研究开发等业务,也能够在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主要专业课程反映金融市场与政策方面的最新发展和理论前沿内容,培养过程中理论学习和实际运作相结合,并与知名金融机构合作。
指导教师:李文宏 副教授(博士)、张思众 高级经济师、吴军博士、丁之锁高级经济师等。
研究方向:01.金融市场与金融政策
招生人数:3
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303数学三
4.827现代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
5.货币金融学(复试科目)
备 注:由悉尼工商学院教师、上海市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之上海大学-上海隧道股份责任有限公司联合培养基地共同招生。
联系电话:************-93121, 联系人:王少飞。
020206 国际贸易学(二)
本专业的研究方向为国际商务与投资
国际商务与投资方向的培养目标是掌握国际商务、国际投资的相关理论及业务运作和管理;掌握跨国企业相关理论、转移价格机制、投资模式选择、风险管理等方面知识;掌握金融市场上资本流动、汇率波动等对跨国企业进出口等业务影响的相关知识等。毕业生能够在跨国企业、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等机构从事国际商务日常经营和管理工作,也可以在高等院校、研究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指导教师:马锦华副教授、任剑婷副教授,田军高级工程师、计志英副教授,张伏波教授等。
研究方向:01.国际商务与投资
招生人数:4
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303数学三
4.827现代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5.国际商务与投资综合知识(复试科目)
备 注:由悉尼工商学院教师、上海市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之上海大学-上海隧道股份责任有限公司
联合培养基地共同招生。
联系电话:************-93121 联系人:王少飞。
- 2022-06-0119B体育·(sports)官方网站中国古代文学真题(绝对一样的记忆版)+攒人品
- 2021-09-22上海大学古代文学史 02-12年真题整理汇总 以飨学弟学妹
- 2021-06-20上大新闻传播B体育·(sports)官方网站经验分享
- 2021-04-192020上海大学895现代经济学经验贴
- 2021-04-072020上大应用经济学B体育·(sports)官方网站经验贴
- 2020-09-21上海大学电影学心得+完整真题
- 2020-08-14马克思主义理论
- 2020-07-2819上大英美文学拟录取初复试经验贴
- 2020-05-2819上大生物学真题回忆
- 2020-05-25上海大学通信学院2017学长B体育·(sports)官方网站经验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