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导师介绍:陈昌凤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常务副院长,新闻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教育部新闻传播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常务副院长 ,新闻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教育部新闻传播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记协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毕业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传播系,后转入新闻与传播学院,任副院长、新闻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新闻传播史、大众传播理论、比较新闻学、大众传媒与社会变迁、新闻与传播教育。
个人简历
2016—: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
2010—2016: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5]
2007 年至今: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2001—2007: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曾任副院长、新闻系主任
2001—2001: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访问学者
1996-2001: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副教授
1993-1996: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博士生
1991-1992: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研修班
1982-1993: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研究领域
1.世界新闻与传播教育之研究
2.中外新闻传播事业历史,中西媒体比较研究
3.大众传播理论研究
4.大众传媒与社会变迁
学术专著
《中国新闻传播史:传媒社会学的视角》(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第一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中美新闻教育:传承与流变》,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正在发生的历史――中国当代新闻事业》(上、下册),执行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魔镜丛书》(媒介素养系列丛书,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香港报业纵横》(当代香港报业史),法律出版社,1997。获北大、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蜂飞蝶舞――旧中国著名的报纸副刊》,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大众传播学》(合作),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
《大公报百年史》(当代部分撰稿),方汉奇主编,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中国现代新闻史》(参与),新华出版社,1997年
《中国新闻事业简史》(合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2年重印。
发表论文
《颠覆中的新闻业:记者准备好了吗?》(合作者:仇筠茜),《新闻与写作》2011.10
《多重制约:美国对电视娱乐化的管控》,《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9
《微博如何改变着新闻业?》(合作者:曾福泉),《新闻与写作》2011.1;《新华文摘》2011年4月
《社交媒体融汇2.0新闻业》(合作者:、陈之琰),《新闻实践》2011.1
《公共电视:远望的美丽》,《名》2011.3
《北京市属媒体新业态调查报告》,《新闻与写作》2010年特刊(合作者卢嘉,学生课题组成员)
《2.0新闻业:呈现与营销新模式》,《新闻与写作》2010.9
《纽约时报的“2.0新闻业”战略》,《新闻与写作》2010.4
《香港报业:永不衰落的“大众新闻学”》,中国报业年鉴,2010
《Web 2.0时代的美食传播》,2010年第7期,2010年2月15日
《选秀节目何以令人厌倦》,《中国广播影视》2009.9
《泛媒介时代的全民媒介素养教育》,《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6.16
《传媒是语言变革的积极推动者》,《新闻与写作》2009.3
《如何进行有效的网络议程设置》,《网络舆情》(研究版)2009年第7-8期(2月)
《北京市属报纸奥运报道策划评估报告》,《新闻与写作》2009年专刊
《电传新闻对中美新闻叙事结构的影响——1870-1920年代申报与纽约时报的叙事结构比较》,《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1期
《研究舆论机制 设置正确的议题》,《新闻与写作》,2008.12
《美国NBC成功转播奥运的启示》,《新闻与写作》,2008.9
《大众文化语境下,经典文化如何解读》,《新闻与写作》,2008.7
《灾难报道请恪守“最小伤害”原则》(合作者王雪冬),《青年记者》2008.7(第18期)
News Coverage on Soong Meiling’s Deathacross Inland China, Hong Kong and Taiwan,in DISCOURSES OF CULTURAL CHINA IN THE GLOBALIZING AGE, (co-authored Zhang Jiani)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March 2008
《做负责的网上公民――从网络暴民引发的思考》,《新闻与写作》,2008.4
《新生态下的发展与问题:21世纪的中国新闻与传播教育》,《传媒蓝皮书2007-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从预制性新闻论美国媒体与政府的关系》(合作者常江),《政府新闻学评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
《回归以来的香港报业》,《报业研究》,2007.7
《美国新闻与传播教育的认证指标:设定价值取向和教育目标》,《国际新闻界》2006、12《纽约时报公司的E化模式》,《网络传播》,2006年第11期
《揭开央视“标王”价码增长乏力之谜》(合作者郭琳),《传媒观察》2006第1期
A PARADOX: THE PRESS POLICY RESTRAINS THE DEVELOPMENTS OF MEDIA GROUPS IN CHINA,Conference on "Chinese Media and the WTO", Rockefeller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enter, Bellagio, Italy, 17-21 May 2004.
《美国新闻教育的传统与现代之争》,(合作者叶铁桥)《中国记者》,2005年第6期
《中国新闻专业教育方式面临转变》,《新闻知识》(数字化期刊)2004年第2期
《中国传媒集团发展的制度障碍分析》,《新闻与传播评论》,武汉出版社,2004年10月
《解读<1860新闻眼>》,《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年第1期(转载自《<1860新闻眼>的新闻专业主义》,《视听界》,2004年第7期)
《电视媒体对未成年人社会化的影响》,《电视研究》,2004年第8期(转刊于《现代教育》2004年第11期)
《新闻业务的西方视角》,《深圳特区报通讯》,2004年第6期
《困境中的美国新闻业与新闻工作者》,(合作者吴岑)《新闻记者》,2004年第10期
《日本占领时期<新民报>研究》,(合作者刘扬)刊于《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第一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刊日本龙谷大学《国际社会文化研究所纪要》2004年第6号单行册。
《<新民报>社论研究》,(合作者刘扬)刊日本龙谷大学《国际社会文化研究所纪要》2004年第6号
《纽约时报公司的经营模式探析》,《国际新闻界》2003年第6期。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新闻与传播》2004年第3期转载。
《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汇流:世界新闻传播教育走向研究》,《走向未来的人类文明:多学科的考察》,北大出版社,2003、7
《文化传播与中国新闻教育之演进》,《经济全球化与跨地区文化传播》,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1
《从哈德森到夏德森:美国新闻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谈》,《新闻春秋》,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3、6
《三十年来美国记者群体变化》,《中国记者》,2003年第6期
《调整新闻理念 加强传播功能》,《广播电视学刊》2003年第5期
《印度超前发达的新闻业》,《中国记者》,2003第2期
《香港传媒:自由的边界在哪里?》,《时代传媒》,2002年11月,总第10期
《应对惨淡经济 优化人力资源:美国报业打起记者主意》,《时代传媒》,2002第4期
《中国新闻教育现状》,《时代传媒》,2002第7期
《培养综合性新闻人才》,《中国记者》,2002、1
《从课程设置探析美国新闻与传播教育》,《全国第七次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南京大学,2001、10
《回归以来的香港新闻业》,《中国新闻年鉴2000》,2001、1
《新闻媒体受众调查方法谈》,《中国记者》,1999年第1期
《过渡时期香港报纸的报道热点》,《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1期
《冲突:香港新闻史上两起重大事件》,《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2期
《略论香港的新闻自由》,载《1996年国际社会与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4月
《香港报业竞争的消长》,《新闻记者》,1997年第7期
《香港的报业管理》,《产业化:青年报刊业的前景与挑战》,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
《香港报纸独特的发行机制》,《中国地市报人》,1997年第6期
《北京地摊报调研报告》,《中国新闻年鉴1996》(年刊),1996年12月
《从〈民生报〉停刊看国民党南京政府控制下的民营报业》,《新闻研究资料》1993年3月
《市场经济下大陆报业的转变》,《自立晚报》,台湾,1995年5月4日
《党报评论的模式化倾向》,《新闻战线》,1991年第9期
翻译著作
Michael Schudson著,《挖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合译者常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尼克松:《真正的战争》(合译者萧啸),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
奖励荣誉
《香港报业纵横》(当代香港报业史),法律出版社,1997年6月。获北京大学第六届哲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北京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科研项目
1、主持《美国传媒控制体系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4年立项。计划2006年完成。目凤前已做相关的阶段性研究如《美国联邦传播委员会对美国传媒格局的影响》、《美国政府网站的功能与影响》、《从“预制式新闻”谈政府与传媒的关系》。
2、主持“广播影视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调查”,国家广电总局社管司项目,2004立项。已出报告《广播影视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现状调查报告(2005)》。
3、主持“传媒与中国社会变迁(教材),北大项目
4、主持《媒介素养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项目,2003立项
5、主持“中美新闻教育研究”,广播电视出版社项目
6、参与日本龙谷大学国际社会文化研究所项目《日占时期的传媒研究》(卓南生主持)
7、参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负责者:人民日报研究所),负责源流编,中宣部项目
- 2022-08-2119清华民商成功上岸经验分享
- 2022-06-29清华航院833,汽车824资料大放送
- 2022-06-0519年清华民商142天成功上岸经验
- 2022-05-30愿时光不悔 ,2018五道口金融专硕初试390+经验贴
- 2021-11-06清华大学自动化系827电路原理历年真题大集合(1996-2013)
- 2021-05-12816环境微生物18、19真题回忆版
- 2021-05-11【经验】初复试均第一 | 2017年双跨清华法理学
- 2021-04-28清华新传B体育·(sports)官方网站书单上线了,美丽师姐在线答疑
- 2021-04-172018交叉学科(交互方向)
- 2021-03-04二战清华,2018 833理论力学真题